止血帶的發展技術背景體現
以往國內醫院使用的膠管型止血帶,存在交叉使用,反復使用,保管隨意,不消毒或消毒不徹或消毒闇隔過長等普遍現象,造成止血帶污染嚴重等共性問題。具體表現為: 1、止血帶拾的病原菌遠超出《醫院消毒衛生標準》(GB15982—1995)4.2.3所規定的“接觸皮膚的醫療用品細菌菌落總數應≤200cfu/g或100平方厘米: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檢出”要求,且檢驗出條件致病菌(對此國內大量文獻有報道)。 2、未按《醫院感染管理辦法》第三章第十二條(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48號令)要求的“接觸皮膚、粘膜的醫療器械、器具和物品必須達到消毒水平;各種用于穿刺、采血等有創操作的醫療器具必須一用一滅菌”的相關規定操作。 3、有研究表明,扁形止血帶比圓型止血帶能更好的減輕患者疼痛,提高穿刺成 功率。受國際化影響,國內一次性止血帶的應用范圍也將逐漸從以往軍用或野外“應急”止血使用向“常規”治療輸液、抽血,止血時使用過渡。
下一篇:卡扣式止血帶是臨床護理不可缺少的工具上一篇: 教你怎么正確使用止血帶
此文關鍵字:止血帶的發展技術背景體現